English

揭开科举制度的神秘面纱

2000-04-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薛晓峰 我有话说

考试,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历史上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因而考试几乎与人人有关,它决定着人们的前途与命运。但是,研究考试制度的人却很少,以考试为题材进行文艺创作的更为罕见。山西吕梁山上却出了这么一个奇人,他叫郝永效,任吕梁地区教委党组书记兼招办主任,既是研究古代考试制度的专家,又是专门从事考试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小说家。

5年前,郝永效的处女作以考试为题材的第一部小说《龙门关》写出来了,送给新华出版社一位编辑看,原想请他提提意见,没想到他一看,就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新颖的题材和反映的深刻主题吸引了。他说,这书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你不要再找别的出版社了,就在我社出版。新华出版社还约定了《拜相关》、《兴亡关》的版权。

透过《龙门关》,我们可以看到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脉络。这项制度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已经腐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者借用这个历史的断层面的一些史实,全面系统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其大概内容如下:清乾隆皇帝与礼部尚书的妻子董额氏关系暧昧,一伙乱党为了挽救他们覆灭的命运,费尽心机选一绝顶美男子王守义乔装改扮,以“贴身丫环”身份献给董额氏。董额氏果然一见钟情,大喜过望。但时间一久,面对乾隆皇上与礼部尚书的强大压力,王守义怕招来祸及九族之罪,要求离去,而董额氏不舍,于是允诺王守义留在京城做官。但在当时要做官必须有个出身,为了给王守义弄个前程,董额氏就托付江南巡抚王忠圣来补个“文凭”。王忠圣有恃无恐,欣然领命,动用他手中军权、政权、考试权和黑道中的武林高手,在江南贡院乡试时大搞舞弊。乾隆皇上察觉后寝食不安,于是微服到江南私访。路途遭遇王忠圣黑道帮凶的劫杀,在万分危急之时昆仑山高徒欧阳啸出手相救。二人论及天下大事,乾隆钦佩他的学识,便将维护江南贡院的乡试秩序的任务交给了他。于是欧阳啸联合各大门派的高手,全力以赴,江南贡院围绕乡试展开了一场作弊与反作弊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全书三十万字,已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并将由电视台将其搬上荧屏。

作者着笔于历史,但着眼于现实,借古鉴今,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弘扬主旋律。1997年出版后激起较大社会反响,文艺评论界人士称,它与《宰相刘罗锅》及《雍正皇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出版后当即送到国家考试中心,该中心负责人是研究古代考试制度的权威,读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家考试中心还向郝永效颁发了证书,《证书》中写道:“这是一部以考试为题材的小说,填补了我国文艺创作上的一个空白。”

郝永效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人,在什么岗就要把什么事干好。他有一句名言:“一个人要创造岗位价值,如果在岗位不创造价值,自己也就没有价值了。”因此,他当“考官”,就把考试搞好,建立起一套廉洁高效的工作制度,受到山西省教委的表扬,被评为全国高考先进工作者。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古代考试制度展开了研究,经他积极争取,此项课题还列入了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计划。他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科举考试制度上。有关科举考试,历代没有专门系统的记载,散见于一些史书中,他就一点一点地寻找,从零零星星记载中窥出全貌。经过几年的努力,弄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内涵、利弊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考试制度的专著。书中有不少珍贵资料,李白、晁错乡试的卷子也汇集在里边。古代考试制度与考试制度与干部管理制度相联系,他又进一步研究了古代行政管理,写出了《古代取士制度与人事管理》一文,被收集在《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概论》一书,成为大学教材。由于他学有创见,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

郝永效在研究科举制度中发现,历史上这条战线贪官多,清官少。考试的腐败,影响人才的选拔,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使他产生了文学创作的灵感,创作围绕考试发生的腐败与反腐败小说来警示人们的念头经常在脑海里闪现。1994年终于开始捉刀弄文,五年辛苦终成三部曲。现在第三部《兴亡关》已脱稿。这三部小说,都是利用他对科举考试丰富知识的积累,以清代乾隆年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发生的一些舞弊事件为素材,创作的考举三部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